软著新套路:警惕小成本背后的法律风险发表时间:2024-08-22 13:17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软件成为众多企业和个人的重要资产,而软著作为保护软件原创性的法律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规定,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须在规定时限内实缴到位。除了用现金实缴,还可用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那么,软著新套路到底有什么风险呢? 首先,虚假申报:一些机构或个人通过虚假的软件作品、不实的著作权信息进行申报,以低廉的价格吸引申请者。这种行为不仅违法,一旦被查处,将严重影响申请者的个人或企业信誉。其次,隐性收费:部分代理公司先以低价吸引客户,之后再以各种名目收取额外费用,最终实际成本远超预期。再者,倒卖著作权:个别不法分子会冒充软著持有人,将非自己所有的软件著作权进行转让或出售,使购买者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最后,退一万步来说,以假弄真成功了,股东会有纳税负担的显著增加的风险,对企业而言,入账的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每年需要做摊销,影响企业净利润,容易造成偷税漏税等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找不正规的机构进行虚假申请软著,不成功会被骗钱,还会影响企业与购买者的信誉,甚至承担法律风险;成功会带来巨大的后续税收问题,还容易出现偷税漏税的风险。 企业如何规避软著申请陷阱? 一、选择正规代理机构: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经过认证的代理机构进行软著申请,避免落入非法机构的圈套。 二、核实信息真实性:在提交申请前,仔细核实所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三、明确费用明细:在申请前,与代理机构明确费用构成和支付方式,拒绝任何不明收费和隐形消费。 四、谨慎交易:在涉及著作权转让或购买时,务必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确保交易合法有效。 软件著作权是保护软件开发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正确的申请和使用对保障自身利益至关重要。面对市场上的种种软著新套路,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避免因小失大,掉入法律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