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14 件

发表时间:2025-01-17 15:18

2025 年 1 月 15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在会上宣布,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4 件,提前实现 “十四五” 规划预期目标。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彰显了我国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十四五” 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前达标外,知识产权 “十四五” 规划设置的 8 个预期性指标中,还有多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例如,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已提升至 13.04%,比预期值高 0.04 个百分点;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预期值为 82 分,去年底已达 82.36 分;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值为 3500 亿元,去年前 11 个月已达 3564 亿元;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预期值为 85%,去年已经达到 90%。这些指标的提前完成充分彰显了 “十四五” 知识产权规划实施取得的良好成效。

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 475.6 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 400 万件的国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巨大进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这也表明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4 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价值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在这一指标上的突破,意味着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增加,也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此外,我国在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 年我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 61.3 万次,同比增长 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 7.6 万次,同比增长 39.1%。这表明我国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同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国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仍然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此外,我国在知识产权的国际布局和海外维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增加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高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14 件,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